明石海峽大橋位於兵庫縣明石市,全長3391公尺,中央橋塔為1191公尺,塔高(海平面以下),快跟東京鐵塔一樣高(297公尺)。在建造的過程中,當然也遇到了許多天災,可是卻還是屹立不搖。也許應該歸功於當初的設計結構材料,和顛覆傳統的造橋方式,讓它可以抵擋8.5級的強震和80M的強風現在這座大橋就聳立於明石市於神戶市的中間,跨越了明石海峽通到淡路島。更是七彩變幻世界最長的吊橋。
只可惜,當天天氣不夠好,拍起來的效果就不好
明石海峽大橋位於兵庫縣明石市,全長3391公尺,中央橋塔為1191公尺,塔高(海平面以下),快跟東京鐵塔一樣高(297公尺)。在建造的過程中,當然也遇到了許多天災,可是卻還是屹立不搖。也許應該歸功於當初的設計結構材料,和顛覆傳統的造橋方式,讓它可以抵擋8.5級的強震和80M的強風現在這座大橋就聳立於明石市於神戶市的中間,跨越了明石海峽通到淡路島。更是七彩變幻世界最長的吊橋。
只可惜,當天天氣不夠好,拍起來的效果就不好
『清水寺』位於日本京都府,是日本最古老的寺院,建於西元798年,為平安時代之代表建築物,占地面積13萬平方公尺,由唐僧在日的第一個弟子-慈恩大師創建,後來曾多次遭大火所焚毀,現今所見為1633年德川家光依原來建築手法重建,寺院建築氣勢宏偉,建造過程中無使用一根釘子,而寺中六層炬木築成的木台為日本所罕有。
到京都一定會到清水寺
平安神宮是在西元1895年所建,那年適逢平安遷都1100年,而且當時京都也因幕府末的戰亂,使得市容蕭條,再加上因為明治維新的關係,將首都從京都遷到東京去,那時的京都民眾受到這多重的打擊,顯得毫無元氣,為了喚起京都人民的熱情,和全日本對京都尊敬,於是決定興建一座仿平安時期宮殿的神社。
因為平安神宮的興建多少有緬懷過往平安時期繁華的京都,所以在神社內所供奉的就是在京都建城的桓武天皇,桓武天皇立法、制憲、勤政愛民,將京都建立的井然有序,使得京都在往後千年都立於首都不落的地位。平安神宮內供奉的另一位天皇則是在京都執政的最後一位天皇 - 孝明天皇。
隨著神戶的開港擴建,於山手地區的北野一帶的舊居留地形成了外國人集中居住的地區
現在將這些保存下來的外國人曾居住過的住宅稱為“異人館”
京都嵐山腳下緩緩流淌的大堰川上橫跨一座橋,名為【渡月橋】,據說是因形澌彎彎的月亮跨在河水上一樣而得此名。渡月橋的橋墩用鋼筋建造,而橋面則為木造,古香古色,與周圍嵐山遊覽區的自然景觀諧和融洽。自平安朝起,日本的貴族們就將這一帶做為郊外踏青,泛舟戲水的遊樂地。
渡月橋附近景色宜人,青山綠水,料亭紅燈,遊人如織。春天櫻花、秋日紅葉,美景倒映在大堰川上,美不勝收。沿河可偶見盛裝藝妓姍姍而行,令人感覺恍若時光倒流,風情萬種。
天龍寺(てんりゅうじ)是在京都右京區,在「京都五山」中位居第一位,「京都五山」,是日本京都五所著名佛教臨濟宗(禪宗南宗)寺廟的並稱。鎌倉幕府末期,幕府仿照南宋的臨濟宗五山,命名了五所寺廟為「鎌倉五山」。鎌倉幕府滅亡後,後醍醐天皇推行建武新政,新命名為「京都五山」。
嵯峨野浪漫列車1991年開通,是連接嵐山和嵯峨野間的觀光鐵道,搭車沿著保津川,可欣賞嵯峨野竹林、保津川峽谷的自然景色,全程7.3公里,需時24分。 嵯峨野竹林步道 欣賞竹林之美,沿路二旁的竹木高聳,靜幽詩情,閑靜中盡是畫意。
每人1200日幣/小孩600